8 月 16 日
截至 8 月 11 日,阿根廷種植戶已經出售 2730 萬噸 2020/21 年度大豆。阿根廷農業部稱,本年度的銷售節奏落后于上年同期,上年此時已有大約2940 萬噸大豆被售出。
烏克蘭農耕政策及食品部稱,截至 8 月 12 日,烏克蘭農戶已經收獲了 900 萬公頃谷物和豆類作物,占到計劃面積的 56%,收獲產量已達 3990 萬噸, 平均單產為 4.41 噸/公頃。小麥收獲產量已達 2870 萬噸,單產為 4.60 噸/ 公頃,收獲面積為 620 萬公頃,占到計劃面積的 88%。大麥收獲產量已達942.3 萬噸,單產為 4.16 噸/公頃,收獲面積已達 230 萬公頃,占到計劃面積的 92%,豌豆收獲產量已達 54.2 萬噸,單產為 2.33 噸/公頃,收獲面積已達 23.2 萬公頃,占到計劃面積的 96%。
8 月 17 日
8 月 17 日,農業農村部發布消息稱,受到生豬價格下降影響,7 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下降 0.5%,結束了連續 21 個月的增長,養殖結構趨于優化。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表示,7 月份生豬存欄量還在慣性增長,但是增幅連續 5 個月收窄。7 月份環比增幅是 0.8%,但是能繁母豬存欄量 7 月份環比下降了 0.5%,這是連續 21 個月增長之后首次出現下降。目前生豬生產已完全恢復,6 月末全國生豬存欄量 4.39 億頭, 恢復到 2017 年年末的 99.4%;其中,能繁母豬存欄量 4564 萬頭,恢復到2017 年年末的 102.1%。
8 月 18 日
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全國作物進展周報顯示,上周美國玉米優良率下降了兩個點。在占到全國玉米播種面積 92%的 18 個州,截至 8 月 15 日(周日), 美國玉米進入糊熟期的比例為 73%,上周 56%,去年同期 74%,五年同期均值 68%。
截至 8 月 15 日當周,美豆生長優良率 57%,前一周 60%,去年同期 72%。開花率 94%,前一周 91%,去年同期 95%,五年均值 94%。結莢率 81%,前一周 72%,去年同期 83%,五年均值 79%。
8 月 19 日
據烏克蘭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0 年 10 月到 2021 年 7 月期間,烏克蘭出口玉米 2340 萬噸,比上年同期的 2850 萬噸減少 18%。中國仍是烏克蘭玉米的主要出口目的地,同期從烏克蘭進口了 850 萬噸玉米,同比增加 60%。中國占到烏克蘭玉米出口的 36%。荷蘭和埃及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, 數量各為 240 萬噸(各占到 10%)。荷蘭的進口量同比減少 22%,埃及減少24%。
8 月 20 日
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,2021 年 7 月份中國玉米進口量為 286 萬噸,同比增長 213.7%。2021 年 1 至 7 月份,中國玉米進口量達 1816 萬噸,同比增加 297.5%。7 月份中國小麥進口量為 88 萬噸,同比降低 5.2%;1 至 7月份進口 625 萬噸,同比增長 45.9%。7 月份中國大麥進口量為 77 萬噸, 同比提高 87.1%;1 至 7 月份進口 642 萬噸,同比增長 124.8%。7 月份中國高粱進口量為 111 萬噸,同比提高 114.2%;1 至 7 月份進口 590 萬噸,同比增長 157%。7 月份中國食用油進口量為 35 萬噸,同比提高 10.7%;1 至7 月份進口 245 萬噸,同比增長 15%。
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在一份氣象報告中表示,太平洋預計從10 月份開始降溫,從而帶來弱拉尼娜現象。從 10 月份開始,帕拉納河和巴拉圭河一帶的降雨量將會下降,到年底主要河流港口的水位將會提高, 并持續到 3 月份。不過此后水位可能再次下降,南半球秋冬(2022 年 4 月至 9 月)水位將再度變淺。在阿根廷,拉尼娜現象帶來干燥天氣,制約農作物單產。
截止到 8 月 12 日,2020/21 年度美國對中國大豆出口裝船量為 3522 萬噸, 高于去年同期的 1450 萬噸。當周美國對中國裝運 14.42 萬噸大豆,上周對中國裝運 300 噸大豆。